这几天,青海发现的《秦始皇石刻》,被《光明日报》刊载之后,立刻引发学界的热议。其热度之高,是近些年所未有。学界对此石刻的看法财富配资,真伪各有,各有支持者。
不过,反对者支持者两派都围绕《光明日报》刊载的内容,来进行分析。就是说青海方面已经给这次辩论,划好了圈子,这样背景下的答案,能有多少答对几分,就很难说。
现在,正是旅游高峰,这个话题,肯定会带火黄河源头游。从这个方面上说,青海完美地炒作了一次黄河源。
1.纷争不休的新发现
为什么青海发现的《秦始皇石刻》,会在学术界引起了轩然大波!因为有很多破绽。这个消息发布伊始,著名学者辛德勇等人,认为是今人伪刻。
同时,人们对此石刻的内容、字体、位置、高度、风化、时间等方面,提出诸多问题。
昨天,复旦大学的著名教授认为,从古文字学上来看,其公布的内容文字上来说,符合先秦时期小篆的写法。其实,这种字体严格称呼应该是秦篆。虽然,公布的文字写法和秦篆相符,但这对于现代人来说并不是什么难题。书法圈有一种办法叫集字法,唐代就大规模使用了。随便找个书法软件或字典,输入相关内容,就会自动生成秦篆体的内容。
因此财富配资,有网友认为,此石刻是湘西里耶秦简发现之后克制的,有一部分内容来自于里耶秦简。
字体在山崖上的位置高度,明显偏低。这一点,对照蒙古发现汉代《燕山铭》的位置,就能发现有所不同。《燕山铭》的年代,比青海秦始皇石刻,晚两三百年,风化堆积层的高度,似乎相差了数千年。那么低的地方刻石刻,难道雕刻者对秦始皇没有一点尊重之意。
此外,秦始皇皇帝称呼、干支纪年、车马等问题都有破绽。采药一词最早出现的时间,在汉代以后了。
一个新发现,居然引来这么激烈的争论,真是没有想到。
2.百年前,冬天抵达黄河源的行动
至于,冬天能否抵达黄河源头的问题,甘肃人已经给出了答案。有网友从出发时间做出考证,认为冬天人不可能抵达黄河源头。
老王就来说说这个问题,冬天能不能抵达黄河源头。现有的资料证实,冬天完全可以抵达黄河源头。100多年,一队甘肃组成勘界队伍,就曾在冬天抵达了黄河源头。
这支考察队伍是财富配资,1914年,执行北洋政府命令的四川甘肃勘界队伍。当时,四川甘肃两省,在玉树(当时尚无青海省)一带,经常为地界发生冲突。为解决这个问题,1914年北洋政府委派甘肃忠武军统领周务学为勘界大员,前往甘肃四川交界处,勘察地界,平息纠纷。
于是,周务学在兰州组建了一支勘界队伍,邀请了周希武、牛载坤等人参加勘界之行。玉树距离兰州路途遥远,被称为荒蛮之地。他们一行有文武随员60多人,马九十多匹,骆驼七十余峰。
这一行于11月12日抵达,黄河源头的鄂陵湖。黄河源头,距离玉树只有四五百里,他们在鄂陵湖边,遇到了难题,往年这个时候,应该结冰的黄河,却尚未完全结冰,河边上处都是像刀棱一样的冰锋,最后人们冒着巨大风险,分两拨成功渡河。
可见,冬天还是可以抵达黄河源头的,尤其是鄂陵湖边,难度并不是很大。如果再晚一点,黄河就会彻底结冰,渡河的难度会大幅度降低。
3.昆仑地望背后的青海旅游炒作
青海发现的秦始皇石刻,有个非常重要的内容,就是对青海地望的重新确定。从《光明日报》公布的内容来看,有关人士认为,这次发现可以说对昆仑地望,进行了新的确认。
昆仑是中国上古神话的词。“昆仑”一词最早出现在我国先秦典籍。对于昆仑的说法,也有种种不同且充满玄幻的描述。其面积有万里之大,其高处日月之上等等。还说上有黄帝的宫殿,长满了形形色色的仙树神花,还有高大的天柱——铜柱和建木,这是神仙出入的天梯。漫长岁月中,最终形成一个昆仑山神话体系,它和古希腊神话体系是世界两大神话体系。昆仑山在中原的西方,故而中华传说中,神仙多自西天而来。其实,细细琢磨祁连山的本意——天山,可不就是神仙居住的天境之山。
那么,昆仑山究竟在何方?现代昆仑山脉是横贯中国西部的高大山脉。位于青藏高原北缘,横贯新疆、西藏,延伸至青海境内,成为亚洲中部的大山系、中国西部山系的主干。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,东到柴达木河上游谷地。
古代的昆仑山其实是一个地理区域,数千年来有种种说法。昆仑山的位置大体祁连山的西段,在青海湖、罗布泊、居延海之间。学者考证,认为“酒泉(肃州)昆仑说”最切合实际,据此说昆仑山在肃州酒泉市南八十里。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曾对“酒泉昆仑说”作过详尽的论证。
昆仑山必定在丝绸之路主线沿线。黄河源头只不过是丝绸的支线,古代的黄河源头,很长时间都是无人区,现在也是准无人区。黄河源头的比较重大的活动是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会面。青海境内的丝绸之路的主线是羌中道、吐谷浑道,此路大多在青海湖北岸行,然后或从当金山口绕过河西走廊,或与河西走廊的丝绸之路相汇。
青海发现的秦始皇石刻,将重新确定昆仑地望。从学术上来说,是对昆仑山的搬迁,彻底推翻两三千年来的昆仑论。从经济上来说,黄河源头发现秦始皇石刻,无疑会带来巨大的旅游效益。也有网友说,秦始皇派人到青海三江源给他挖冬虫夏草去了。
从这经济上来说,这个新发现的公布时间,恰好卡在旅游旺季来临的高峰时刻,带着有一种浓浓的炒作气息。
这是不是就是青海思维的旅游炒作呢?
公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