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许云辉泰兴隆配资
并州牧董卓“将兵入洛阳”,攫取司空高位,“陵虐朝庭”,宣布废黜汉少帝刘辩为弘农王,改立九岁的刘协为汉献帝。他得寸进尺,先强迫皇太后何思灵迁至永安宫,继而进献毒酒将其弑杀。
何思灵是无辜被害,还是罪有应得?
(一组三国影视服饰)
(一)诬陷上位
何思灵出生屠宰世家,因从小目睹父兄磨刀霍霍向猪羊的疯狂杀戮,心灵中充满嗜血欲望。她独特出众的野性美和“长七尺一寸”的傲人身材,在入选宫女中犹如鹤立鸡群,深深吸引住汉灵帝。何思灵被汉灵帝临幸后生下皇子刘辩,使““数失皇子”的汉灵帝欣喜若狂,封何思灵为贵人,“甚有宠幸。”
何思灵绝不满足于从贱户之女蝶变为皇宫贵妇,她要向皇后宝座发起冲击并最终取而代之。
宋皇后德才兼备,但因久无子嗣而渐遭夫君嫌弃。何思灵在与汉灵帝同床共枕时大吹枕头风,并上蹿下跳勾结其他被汉灵帝临幸过的嫔妃,密谋策划联名诬告宋皇后因失宠以巫术诅咒汉灵帝。汉灵帝信以为真,盛怒之下令人收缴皇后印信。宋皇后百口莫辩,“以忧死”,且“父兄弟皆被诛。”
何思灵扫除障碍顺利登上皇后宝座后,撕掉伪装,原形毕露。她性格强悍刚愎,自以为是,毒辣善妒,令“后宫莫不震慑。”
(二)兄长助攻
嫔妃王荣与汉灵帝春风一度后珠胎暗结,因畏惧何皇后斩草除根,“乃服药欲除之。”不料这个顽强的小生命将打胎药当营养液吸取并呱呱落地,汉灵帝喜出望外,取名刘协。何皇后唯恐儿子的皇位继承人地位由此动摇,竟令人毒杀王荣。汉灵帝“帝大怒,欲废后。”
深受汉灵帝宠信的宦官群体“十常侍”早已在何皇后身上完成政治投资,为保住何皇后以分享共同利益,诸宦官在汉灵帝面前“涕泣救解”为何皇后求情,并忍痛“各出家财千万为礼”敬献皇帝,终于使汉灵帝熄灭杀机,将刘协交由生母董太后抚养,“号曰董侯。”
董太后对何皇后的张狂阴毒极为不满,多次劝谏汉灵帝将刘协立为皇太子。汉灵帝深知“刘辩轻佻无威仪,不可为人主”,早对其大失所望泰兴隆配资,但因过分宠爱何皇后而举棋不定。何况,凭借妹妹“有宠于灵帝”的何进扔了杀猪刀进入官场后平步青云直至“居重权”,已经形成尾大不掉之势。汉灵帝直至临终前,才将刘协托孤于手握军权的宦官蹇硕。
先前,汉灵帝为防止外戚专权,不仅重用十常侍,还特意在西园组建新军,旨在分散何进兵权,任命曹操和袁绍等人分任“西园八校尉”,指派“壮健、有武略”的心腹宦官蹇硕担任统辖全军的“上军校尉”。蹇硕权力极大,下可监督诸将及司隶校尉,上可令大将军服从命令。汉灵帝将蹇硕打造成一柄对抗何进的利剑,期待他关键时刻扬眉出鞘。
蹇硕“既受遗诏”, 在汉灵帝驾崩嘉德殿后,“欲先诛何进而立(刘)协”,使人邀请何进即刻进宫商议后事。何进入宫途中察觉蹇硕图谋,“因称疾不入。”蹇硕迫于压力,无奈拥立十四岁的刘辩即位为汉少帝。
何皇后升格为何太后临朝称制,组成以“(何)进与太傅袁隗辅政”的班子。汉少帝“大赦天下,改元为光熹”,封九岁的皇弟刘协为勃海王,数月后改封陈留王。
何进逃过一劫,与袁绍等痛恨宦官专权的官员在“清选贤良,整齐天下,为国家除患”旗帜下聚合,采取各个击破策略,名正言顺诛杀蹇硕后,牢牢掌控皇宫内外军权。
在长兄何进与二哥何苗不遗余力的助攻下,何思灵稳坐皇太后宝座,随心所欲开启发号施令。
(三)逼死董后
汉灵帝的生母董氏被从封地河间接到皇宫,尊为孝仁皇后。董氏从藩王正妻骤然变身皇太后,迫不及待干预朝政,并指使汉灵帝“卖官求货,自纳金钱,盈满堂室”,赚得钵满盆满。同时,她授意宦官与州郡官员勾结搜刮民脂民膏,将大批“珍宝货赂”据为己有。
汉灵帝的侄子董重升任骠骑将军,作为皇亲代言人,在宦官集团大力协助下,开始与外戚代表大将军何进“权势相害”争权夺利。董太后不甘寂寞,时常企图插手朝廷政务,每次都被何太后毫不留情制止。董太后忍无可忍,指着金殿破口大骂:“你如此飞扬跋扈,不就是倚仗你那大将军兄长吗?惹急了老太太,我叫骠骑将军董重砍下何进脑袋当球踢!”
何太后先前就因董太后多次劝谏汉灵帝立刘协为皇太子心怀怨恨,听到这番话更加恼羞成怒,在哥哥面前添油加醋哭诉。何进略施小计,联合心腹上奏,请求依惯例将董太后送回封国。经何太后走程序批准,何进名正言顺率兵包围骠骑府,逮捕董重,罢免官职,使其自杀。
这招敲山震虎效果明显,董太后被吓得终日“忧怖”,很快“疾病暴崩。”虽无确凿证据证明死于谋杀,但天下人心知肚明,“众以为何后杀之。”
(四)兄妹争权
消灭以董重为代表的皇亲势力后,何进对支持董重的宦官集团恨之入骨,与袁绍密谋策划,向何太后请示将大小宦官一网打尽。
何太后则轻描淡写回答:以宦官统领禁省,是汉家不可废除的老规矩,且自己刚临朝称制,正要树立良好形象以便与朝臣共事,岂可大开杀戒!
原来,何进计划诛杀全体宦官的密谋曝光后,最寝食难安的却是其母与二弟。其母舞阳君及二弟何苗因屡次收受“诸宦官赂遗”,拿人手短,多次请求何太后庇护众宦官,且故意敲打她:“大将军专杀您身边宦官,目的无非是想专权并削弱您与皇上的势力!”
何太后也有自己的考量:宦官势力盘根错节,神经末梢遍布皇宫,早已结成牢不可破的利益共同体,牵一发而动全身,不可轻易触碰。这支队伍虽属于皇亲势力,但自己如能驾驭这股力量,则完全可以与越来越嚣张跋扈的何进抗衡。虽说哥哥是至亲,但在权力诱惑面前,父子尚且生死相争,遑论兄妹!因此,她一直对何进诛杀宦官的计划说不。
袁绍再次建议何进“多召四方猛将及诸豪杰”,何进黔驴技穷,不顾曹操等人反对,调集以并州牧董卓为首的地方军阀部队进京。
各路军阀聚合于京城内外,口口声声要将宦官斩尽杀绝。何太后开始惧怕,“悉罢中常侍小黄门”,只留下与何进私交甚好的宦官。诸宦官得知何进请求何太后“尽诛诸常侍以下”,展开绝地反击,假传何太后诏令斩杀何进。各路军阀与皇宫卫队展开混战,袁绍率部搜捕宦官,“无少长皆杀之,凡二千余人,或有无须而误死者。”宦官集团遭到毁灭性打击同时,汉室大厦也在摇摇欲坠。
(五)子废母亡
何皇后与汉少帝及陈留王刘协被宦官劫持,仓皇逃往北邙山避难。董卓入京后,率部迎回何太后一行。汉少帝第一眼“见(董)卓将兵卒至,恐怖涕泣”,便给董卓留下窝囊废印象。在归途中回答董卓事变经过时,汉少帝又语无伦次,更加深董卓恶感。而刘协则对答如流,“自初至终,无所遗失”,使董卓刮目相看,认为刘协贤能远超汉少帝,“且为董太后所养”,董卓又与董太后同族,于是“有废立意。”
何太后及朝臣在董卓屠刀威胁下,被迫同意董卓将“无人子之心,威仪不类人君”的汉少帝废为弘农王,改立陈留王刘协,“是为(汉)献帝。”
何太后眼见亲生子从皇帝变身“弘农王下殿,北面称臣”,联想到自己失去皇太后宝座,不禁悲从中来,泣不成声。董卓一不做二不休,宣称何太后“逆妇姑之礼,无孝顺之节”,残酷迫害婆婆董太后至其“忧死”,逼令其“迁于永安宫。”
何太后惊魂未定,便被董卓的一杯毒酒终结一生,死后与汉灵帝合葬在文昭陵。
何太后之死,为东汉“六后临朝”的政坛怪相画上句号。作为末代临朝称制仅四个月的皇太后,何思灵政治智慧匮乏,治国理政无能, “鸩死王美人,逼死董太后,念念为嗣子计,又念念为母族计”,遭到天下人唾弃,被视为上天灭汉的灾星。她最终被董卓毒杀,正是“天道循环”表现,充分印证民间俗语:“恶人自有恶人磨!”
作者简介:许云辉,男,1984年7月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,且于同月入职杏坛,2022年10月退休。曾出版专著两部,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发表文章百万余字。
公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